左宗棠后裔为何知名学者数十位,九代传人无一“不肖之徒”
在晚清名臣左宗棠的故居柳庄,显眼的门楼两侧题有左公撰写的一副楹联“慎交友勤耕读 笃根本去浮华”。短短12个字的楹联,体现了他谨慎交友、勤奋耕读、安于寒素、力克浮华的家教思想。
发明“宫保袖”的陕甘总督
左宗棠1812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一个渐趋没落的书香门第。左宗棠出生后,其父左观澜为了维持一家生计不得不辗转多地,以教书为业。尽管如此,其祖父、父亲仍不遗余力地督促支持左宗棠读书。
柳庄远景
良好的家教家风,使左宗棠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节俭质朴的生活习惯,尽管他后来功成名就,出将入相,但仍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习惯。左宗棠在任陕甘总督、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时,由于长年伏案研究军情、书写奏章、办理公务,衣袖经常磨破,他就在衣袖外加了一层袖套。左宗棠这一发明被下属敬称为“宫保袖”,久而久之逐渐流行于西北大营。至今,陕甘一带不少地方的群众仍把袖套称为“宫保袖”。
左宗棠俸禄和养廉银虽多,但绝大多数被他捐出用于公务或赈灾。家里十几口人,左宗棠每年仅寄给二三百两银子,以至于家用拮据,夫人周诒端长年患病都无钱买药。
不准儿子跟“富二代”交友
左宗棠得子较晚,长子左孝威出生时左宗棠已35岁。他与家人聚少离多,甚至一连几年不曾与家人见面。尽管如此,他对子女的教诲没有丝毫松懈,经常写信告诫子女。
左宗棠对沾染吃喝嫖赌等恶习的纨绔子弟深恶痛绝,得知长子左孝威与一纨绔子弟结交后,左宗棠立即写信责备:“至子弟好交结淫朋逸友,今日戏场,明日酒馆,甚至嫖赌鸦片无事不为,是为下流种子。”
左宗棠手稿
左宗棠特别注重勤俭节约,自己率先垂范的同时,他还经常告诫子女,“子弟欲其成人,总要从寒苦艰难中做起,多酝酿一代多延久一代也。”在得知次子左孝宽未经请示扩建长沙司马桥老家房屋后,左宗棠写信严厉训斥:“贫寒家儿忽染脑满肠肥习气,令人笑骂,惹我恼恨。”
在给子女的信中,左宗棠多次告诫子女:“人生读书得力只有数年。十六以前知识未开,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渐杂,此数年中放过,则无成矣,勉之!”左宗棠并不支持为科名而读书,而是勉励他们要治有用之学、成经世之才,特别强调“耕田读书”这两件事都不可偏废,把“勤耕读”作为传家之本。
九代传人 无一“不肖之徒”
左宗棠及其夫人的身教言传,延续了左家耕读传家、知行并重的家风。左宗棠子孙后代,未曾出现过膏粱纨绔、危害国家社会的不肖之徒。
柳庄-湘上农人
左宗棠长子左孝威,跟随左宗棠,在军中做了一名随军文书。行军中,左孝威衣食住行与普通军士一般无二,没有丝毫特殊。进军新疆时,左孝威即便感染风寒也没有要求特殊照顾,并最终病重,送回湖南老家不久后就去世了。次子左孝宽立志学医,经过潜心研读医书、经年累月的实践,终于成为一位颇有名望的郎中,并发挥一技之长,免费救治了不少乡邻,受到贫苦老百姓一致赞誉。四子左孝同通过勤学苦练,成为了著名的金石书法家。
“治有用之学”,“成经世之才”。受这一家训的影响,左宗棠的孙辈以后很少出仕为官,多在各自领域潜心研究、勤奋耕耘,卓有建树。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,是我国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著名科学家,他攻克了裂缝腐蚀机理这一世界性难题。曾孙左景鉴,是著名的外科手术专家,上世纪60年代被称中国外科“四把刀”之一。左宗棠嫡系后裔人丁兴旺,目前已延续至第九代,后人达数百人。这些后人秉承祖训,大多投身于教育、科研、医疗、文化、艺术等领域,出了数十位知名的专家学者。
(田夏 胡静波)
更多内容,为您推荐